在進行備份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對存儲介質的選擇,想得到良好的性能價格比并非易事,存儲容量、介質種類、讀取速度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①存儲容量。對于需海量存儲的單位,存儲介質是主要的支出項目,合理的規劃使用的數量就會減少成本。存儲介質的容量應以能夠滿足需要而略有剩余為宜,在規劃時要考慮到緊急情況的需要和意外的發生。 ②介質種類。常見的用于備份的介質主要有磁盤、磁帶、MO(磁光盤)、CD-R(只讀光盤)等。磁盤存儲方式一般人最為熟悉,比較符合用戶習慣,如果所需數據量較少,是可行的方案,但固定磁盤價格昂貴,不便于移動,也不便于保管,因而并不是最理想的。磁帶存儲方式經過了實踐的檢驗,對于備份數據需要保存幾十年的單位來說,這種方法是最可靠的,而且成本很低、便于攜帶和保管。MO的理論壽命也較長,能夠重復使用,可以攜帶和保管,也是現在較常用的介質,但是其價格也比較昂貴,而且其使用壽命只是理論上的,還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CD-R不可重復使用,容量和速度有限,不適合大數據量的備份。不同的單位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用。 容錯,即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若其某個子系統發生故障,系統都將能夠自動診斷出故障所在的位置和故障的性質,并且自動啟動冗余或備份的子系統或部件,保證系統能夠繼續正常運行,自動保存或恢復文件和數據。采用容錯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保證系統中的數據及文件的完整性,為用戶提供完全實時和連續的高可用性計算機網絡系統。 容錯的機制,就是為系統提供關鍵子系統或部件的冗余或備份資源。容錯系統中的容錯技術是多方面的,包括容錯操作系統、容錯監控與診斷系統、主服務器的磁盤鏡像、容錯網絡部件、磁盤冗余陣列(RAID)和對稱多處理等,而當前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容錯技術是冗余磁盤陣列(RAID)和對稱多處理(SMP)兩種。容錯可以通過硬件技術或軟件技術實現,軟件的實現也是現在最熱門的網絡技術之一。但純軟件的容錯對系統的開銷太大,現在流行的是綜合軟硬件的容錯技術。軟件監控服務器的CPU或應用并使服務器之間不斷發出信號,當某服務器發生問題而使其他服務器接收不到其發出的信號時,軟件的切換功能發生作用,將故障服務器的工作在指定服務器上啟動起來,使服務器的工作得以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