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Strategy)一詞起源于希臘語,意為“將軍的藝術”,原指軍事方面事關全局的重大部署,現在廣泛應用于管理等領域。從管理學角度來看,戰略是指企業為了實現預定目標所作的全盤考慮和統籌安排;或者說,戰略是為了實現預定的目標,對組織全局的長遠的重大間題進行的謀劃。戰略由計劃(plan)、政策(policy)、模式(patern)、定位(position)和觀念(perspec-tive)組成,簡稱5P要素。電子商務帶來企業革命,一方面,企業能將自己的產品、服務和其他業務活動與行業為最強的競爭對手或某一方面的領先者進行連續對比衡量,以便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或者尋找行業領先者之所以領先的內在原因,為企業制定適當的戰略服務,實現定點超越(benchmarking);另一方面,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一著不慎,全盤皆輸。企業電子商務競爭模型,
電子商務時代,企業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為如下方面:企業產品價格等信息的公開化,導致競爭對手間信息不完全趨向信息完全,市場越來越接近完全競爭的水平,傳統壟斷競爭廠商采用的價格管理、質量競爭、廣告宣傳等競爭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消費者能以極小的成本搜索產品集團內各個廠商的價格,產品質量問題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而使消費者易于溝通,廣告宣傳只能起較小的作用。面對價格戰隨時可能爆發的風險,企業應制定電子商務競爭戰略,以戰略管理為龍頭,采取適宜戰術,避免兩敗俱傷。一方面,分析和估計電子商務企業的競爭強度,如潛在的參加競爭者的威脅、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產品集團競爭者、替代產品的威脅;另一方面,考慮電子商務企業內部力量的影響,如供應鏈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企業資源規劃(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傳統工業時代與信息時代行業競爭不同,邁克爾·波特五種作用力的結構因素發生巨大的變化,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區別于傳統因素,對比如表3-1, 第一,新進入者的威脅。傳統工業時代企業借助地域時空和信息滯后等限制,采取構建進入壁壘和反擊報復等手段來阻止和扼殺新的進入者。但是,信息時代的虛擬市場中,廣泛應用的數字化技術、虛擬現實技術降低了初始資本投入規模的要求,渠道不再是緊缺的資源,企業能否有效地阻止新的競爭者,取決于快速反應能力和不斷創新能力。 |